第(6)小题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第(6)小题

2023-12-05 产品中心
详细介绍:

  (1)2月份收到市政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拨付的财政激励资金500万元,会计处理全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企业将其计入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经审核符合税法相关规定。

  (2)3月份转让持有的部分国债,取得收入1285万元,其中包含持有期间尚未兑付的利息收入20万元。该部分国债按照先进先出法确定的取得成本为1240万元。

  (3)5月份接受百分之百控股母公司乙无偿划转的一台设备。该设备原值3000万元,已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500万元,其市场公允市价为2200万元。该业务符合特殊性重组条件,企业选择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4)6月份购置一台生产线万元(进项已抵扣)并于当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会计核算按照有效期5年、预计净残值率5%计提了折旧,企业选择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5)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7300万元,其中300万元用于冠名的线月制作完成并播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前尚且还没有取得相关发票。

  (6)成本费用中含发放的合理职工工资6000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9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500万元,取得工会经费代收凭据注明的拨缴工会经费100万元。

  (8)12月1日签订两项借款合同,向非关联供货商借款1000万元(符合相关规定利率标准),向银行借款4000万元,未计提印花税。甲企业于2022年3月1日补缴印花税税款及滞纳金,借款合同印花税税率为0.05‰。

  (9)甲企业从2015年以来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未弥补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数据如下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财政性资金计入不征税收入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企业可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②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③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业务(1)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不征税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回答企业转让不同时间购买的同一品种国债时,税法规定转让成本的确定方法。

  企业在不同时间购买同一品种国债的,其转让时的成本计算方式,可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

  题目已告知会计利润,说明国债的成本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已经减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只调减免税的国债利息收入。(5)业务(3)符合特殊性税务重组,请确认甲企业接受无偿划转设备的计税基础。甲企业接受无偿划转设备的计税基础=3000-500=2500(万元)

  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且选择采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6)计算业务(4)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上计提的折旧=400×(1-5%)÷5÷12×6=38(万元)

  这里要注意税会差异:本题购入生产线万元且题目告知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会计上是计提折旧在会计利润中减除的,所以计算会计利润时只减除了折旧额38万元,税法允许将400万元一次性扣除,因此业务(4)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400-38=362(万元)。(7)计算业务(5)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企业应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取得税前扣除凭证,未取得相关发票,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未取得发票的300万元需要纳税调增。

  广宣费的扣除限额=80000×30%=24000(万元)>7000(万元)(7300-300),7000万元的广宣费可以据实扣除。

  业务(5)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万元。(8)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6000×14%=840(万元)<实际发生额900万元,应纳税调增=900-840=6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6000×8%=480(万元)<实际发生额500万元,应纳税调增=500-480=20(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6000×2%=120(万元)>实际发生额100万元,实际发生的10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

  业务(6)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20=80(万元)。(9)计算业务(7)业务招待费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80000×5‰=400(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800×60%=480(万元),税前可以扣除400万元。

  业务(7)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400=400(万元)。(10)计算业务(8)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补缴的印花税=4000×0.05‰=0.2(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0.2万元。

  【注意】银行与别的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需要缴纳印花税,企业与非金融性质的企业或个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因2021年至2022年3月之间的滞纳行为而产生的滞纳金,由于计算和缴纳金额的确定都在2022年3月,与2021年损益和所得调整无关。(11)计算2021年甲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前可弥补的亏损额。

  这里业务(4)6月份购置一台生产线万元,企业选择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对会计上的影响(会计核算按照有效期5年、预计净残值率5%):会计上次月计提折旧,共计提7-12月6个月的折旧,计提的折旧=400×(1-5%)÷5÷12×6=38(万元)。

  所以产生了税会差异,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应该在会计基础上调减400-38=362(万元)。

  某公司评估战略备选方案时,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该公司评估战略备选方案时使用的标准是()。

  甲公司制定战略选择方案时,甲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对其下属部门不做规定,而要求各部门积极提交战略方案。该公司最高管理层在各部门提交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协调和平衡,对各部门的战略方案做必要的修改后加以确认。甲公司制定战略备选方案使用的方法是()。

  甲公司认为公司运作状况良好,所以制定的战略基本没发生较大的变化,仅有一些小的修正。甲公司正处在战略变革发展阶段中的()。

  郑晓博老师23年零基础精讲班第41讲考点11下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的练习题中,插值法的计算步骤是?

  已知净经营资产权益乘数=1.5,如何推出净经营资产 :净负债 :权益=1.5 :0.5 :1

  资本支出是净经营资产原值的增加,为什么还等于折旧摊销+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综合题第2题 第1小题试题ID:2904861 接着使用旧设备,丧失的变现流量是

  为什么(1+两年期即期利率)^2=(1+一年即期利率)×(1+一年预期利率)

  生产数量=销售数量+产成本库存的增加,采购数量=耗用数量+原材料存货的增加,怎么理解?

  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和净财务杠杆不变,为什么股东权益增长率=净经营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

  轻一第十六章同步强化练习题计算4,多种产品下,A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的计算怎么理解?

  第六章 期权价值评估计算分析题第3题 第2小题试题ID:2904969

  第六章 期权价值评估计算分析题第2题 第2小题试题ID:290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