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洪越风 瓯海融媒记者 黄丽丽 陈丹) 日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瓯海区第三人民医院举行合作医院揭牌仪式。据悉,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政府+医院”的协同发展模式在瓯海三医正式形成,将助力健康瓯海全方面提升医疗综合服务、强化学科建设、优化人才队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评审的四家综合性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3000万人口。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整体总实力突出。医院位列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第59位,25个学科入围全国学科科技影响力百强,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24位。2021年获批浙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医院。
瓯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地处温州城区南部、市中心区西南部,是一家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二级乙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承载着为辖区22万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职能。
此次合作主要内容有六方面:实现畅通的双向转诊、加强门诊合作、支持专科能力提升工作、帮助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康复科和血透中心两大特色专科建设,以及多形式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医院成立以后,温医一院将派出专家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在培养专业人才、建设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瓯海三医以精准帮扶,帮助瓯海补齐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短板。
双方按照“扶学科、传技术、帮管理、带人才”的根本原则和“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三年创二甲”的总体要求实现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深度协作管理。
吉林省近日向各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印发了《吉林省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绩效指标参考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既可作为各地在开展生态环境资金项目谋划和申报阶段绩效指标选取的参考是依据,又可作为项目实施及建成后绩效评价的重要参照,有效解决了全省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绩效指标设立不科学、不精准,项目绩效指标与区域绩效指标关联度不高,设立的绩效指标没办法完成等问题。
近年来,在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中,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发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绩效理解不够、把握不准,影响资金绩效评价结果。
为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切实解决各地在绩效指标设立中实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的转变,逐步提升绩效指标设立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力推进各地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提高项目入库质量和入库率,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结合全省实际,梳理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存在问题,以国家、省相关制度为依据,以项目入库指南为抓手,以固定的一、二级绩效指标为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目录》。在吉林省财政厅的全力支持下,并经过生态环境部资金绩效管理领域权威专家指导和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处室人员讨论后,最终形成了《目录》,并下发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生态环境部门。
《目录》构成“3+9+N”三级绩效指标体系,即在3个固定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标框架下,分资金类别和项目类型设立599项三级绩效指标。为便于理解和实际操作,每一项三级绩效指标均做出说明。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分为燃煤污染控制项目、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锅炉污染治理项目和大气能力建设项目4种类型,设立108项三级绩效指标。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项目、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水污染防治监管能力建设项目5种类型,设立195项三级绩效指标。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分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项目、地块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项目、协同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的“无废城市”建设项目4种类型,设立163项三级绩效指标。农村环境整改治理资金项目分为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源涵养及生态带建设项目和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项目4种类型,设立133项三级绩效指标。
十堰广电讯 中秋国庆假期,十堰各地组织并且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日文旅活动,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充满地域特色的休闲体验。
10月3日,竹山圣水湖度假区迎来中秋国庆长假客流高峰,截至当天下午18时,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创单日接待量新高,外地自驾游客较去年大幅度增长。今年双节,圣水湖度假区将上庸文化旅游区、月季花海、水上乐园、亲子乐园等景点装扮一新,并专门引入了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节目,以更好地接纳省内外游客。
位于柳陂镇龙韵村的武当不夜城推出了以“武当不夜,赛博仙侠”为主题仙侠艺术季活动,《黑暗传》沉浸光影馆、 《逍遥武当》武侠餐厅、《人类老家》电音广场、《太极恐龙》儿童乐园等4大主题区域同时开放。
随着夜幕降临,景区内一片灯火辉煌,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双节期间,每晚7点,郧西老北街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都要举办汉服巡游活动,展示汉服之美的同时,再现古人的风雅与礼仪。此外,天河古榨坊、七夕乞巧织布坊、花馍坊等非遗项目,也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打卡、体验。
中秋国庆假期,走进夜色中的丹江口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一排排彩灯沿着路树、草坪渐次蔓延,每一个角落都点缀了不同的小型灯饰,让人目不暇接。不少来自本地及周边县市游客驾车前来,感受调水文化,了解移民故事。为了丰富游客的夜间体验,园内组织了猜灯谜,汉服游街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此外,特别推出的各类文创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竹山融媒记者 徐超然 章伟 郧西融媒记者 王霞 丹江口融媒记者 高重阳 薛志微 郧阳融媒记者 陈晨 曾垚)
痛心!陕西百吉煤矿井下最后2名工人已于今早找到 均已遇难北京本地新增1例新冠确定诊出的病例 仍在顺义
日本扩大紧急状态范围 法国住院患者再超万人|大流行手记(8月16日)55个中华老字号被“摘牌” “有进有出”倒逼老字号守正创新
猫从高楼坠落却毫发无损?可不是因它有“九条命”董小华|胡锡进“一手软,一手硬”对国家是利还是害?
住房安心 求职省心 环境舒心欧盟称将对俄实施新的最严厉制裁 涉经济和政治精英
华北工控新产品FWMB-7552:搭载飞腾D2000处...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五次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