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有多严重?美国芯片代工商格罗方德半导体CEO汤姆·考菲尔德近日称,该公司到2023年底的晶圆产能都已经被卖完了。他认为,未来5年到10年,该行业可能长期面临供应偏紧的局面。
汤姆·考菲尔德的观点不无道理。自2020年芯片慢慢的出现明显短缺现象起,各方对于芯片荒何时缓解的预测就没有停止过。有专家曾在去年表示,芯片荒到2021年下半年可以缓解,但事实上,这样的判断太过乐观了。
当前的芯片短缺,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迟迟不散,冲击了企业产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下游传统消费电子、可穿戴智能设备、PC、工控等领域需求全方面爆发,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让芯片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采用的芯片会慢慢的多。有数据显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需求是传统汽车的3倍至4倍。
芯片需求旺盛的局面在未来还将持续。针对有人称“芯片是21世纪石油”的说法,有芯片企业高管近日甚至表示,这依然低估了芯片的重要性,未来芯片将跟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在芯片需求持续旺盛的同时,供给端产能却迟迟无法匹配。虽然全球晶圆厂都开启了大规模扩产,特别是三星、英特尔等大型厂商纷纷推出了价值数百亿美元乃至千亿美元级别的扩产计划,但是这些厂商将相当一部分投资投入了尖端芯片领域,以争夺芯片产业未来的主导权。
相比之下,成熟制程芯片的投资略显不足。产能扩张需要盖厂房、买机器、调试设备等复杂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的周期。而在当前的局面下,上游生产设备都在涨价,成熟制程芯片的利润率则偏低,使得厂商扩产动力不大。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芯片短缺现象仍看不到缓解的信号。所以,有需求的企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未雨绸缪,规划未来。
当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受到威胁时,欧洲人开始认真反思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与角色,谋划如何打造自己独立和强大的芯片产业。 欧洲汽车业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用户,深刻体会到了“缺芯”之痛。据市场研究机构IHS估算,今年因芯片短缺问题,全球汽车行业减产将高达100万辆。市场分析机构和各大车企认为,当前面临的芯片供货紧张局面在今年上半年几乎不可能缓解。 “缺芯”困局不仅对全球芯片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还暴露了欧洲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弱点与不足。特别是当自己引以为傲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受到威胁时,欧洲人开始认真反思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与角色,谋划如何打造自己独立、强大的芯片产业。 为实现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独立自主”,降
半导体产业积极规划资本支出,但华尔街日报分析,业者对未来的押注,无法解决当前芯片短缺的问题,因为投资的每6元中,不到1元是投资在目前面临最长订单积压的成熟制程芯片。 根据研调业者顾能(Gartner)的资料,全球芯片制造业者预估今年资本支出达1,460亿美元左右,比前一年增加三成,也比疫情前的2019年高出50%。这些投资额是半导体产业五年前支出规模的逾两倍。 不过顾能估计,半导体业者投资的每6美元中,不到1美元是投入成熟制程芯片。这类芯片售价通常为每片几美元,而业者投资程度小,反映这些短缺程度最高的成熟制程芯片,是由较旧技术、采购花费较少的设备所生产,但同时也显示出,许多半导体业者不太愿意花费数十亿美元来押注投资这类芯片
去年汽车销量重回正增长轨道后,终端市场的汽车经销商也交出亮眼“答卷”。2月10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2021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经销商盈利面上升至53.8%,经销商经营状况正在逐渐好转。 不过,国内车市已进入“存量”新常态,在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影响下,汽车经销商也面临着挑战。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得益于供给不足,经销商可以保价销售盈利面提升,但经销商也在面临人员流失、芯片短缺导致的资源不足、售后利润下降等压力和挑战。 亏损经销商降至17.5% 去年受供应链短缺影响,终端市场一度处在供需不足的局面,但这并未影响线下经销商的整体经营。《报告
芯片如同人体的大脑。尤其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芯片不仅决定着设备的运行,还决定着产业的国际分工角色。尽管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在国内风生水起,整个终端产品的制造环节更是占到了全球80%以上的份额,但就产业链上游的芯片来说,我们表现得有点无奈,尤其面对高端芯片。就拿目前最为火爆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类产品来说,芯片也面临着比较尴尬的局面。 目前,主控芯片主要由AP和MCU两种,手环所采用的是MCU,手表则根据功能复杂度选用MCU或AP;尚未见到专门为可穿戴设备定制的主控芯片,而只是基于原有平台做优化设计。随着物联网被重视,可穿戴设备将被更多人理解,整个产业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那么,随之而来的芯片问题将成为整个行业企业不得不面直面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慢慢的变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世界的舞台崭露头角。根据2018官方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基站)和家用空调等10个品类中居于全球首位。 尤为突出的是,从事空调、冰箱和洗衣机三大白色家电行业的国内企业全部上榜,其中洗衣机和冰箱全球第一由中国海尔集团包揽,而空调则由格力电器以20.6%的市占率位居全球首位,美的和海尔紧跟其后。 在如此耀眼的成绩下,国产芯片在核心元器件方面的短缺仍是我们没办法回避的问题。作为空调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女士更放出豪言,哪怕投资500亿元,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由此可见缺芯问题的严重性。 历经6年,从无到有 众所周知,变频空调是空
”之痛、“断供”之苦? /
如果你的新车没有心仪的收音机,你会抱怨哪个国家的厂商?日本、美国、韩国、英国、荷兰、法国、中国? 就算是一辆新型的德国产汽车,其中也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部件,现在的汽车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任何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总量中只有一半来自制造国,显然,汽车是一条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供应链中的任何中断都可能在整个行业中引起连锁反应。无论是制造汽车、家用电器、云服务器、冰箱还是笔记本电脑,都是如此。但是汽车制造商目前正面临着最大的供应难题,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芯片。 电子科技类产品现在占新车成本的40%,而2007年约为20%。因此,如果汽车制造商缺少微处理器,ROM或接口组件,那将会和没有钢材、玻璃橡胶一样严重。他们将会
每经记者 莫淑婷 每经编辑 赵 桥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一大批大陆面板厂商开始崛起。早在2009年,TCL开始投资设立华星光电,如今华星光电已是大陆电视液晶面板厂商中市占率第二的企业。为了更好地了解面板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破解“缺芯少屏”产业困局 据了解,世界面板产业曾是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天下,“缺芯少屏”成为大陆液晶电视品牌厂商的痛点。 早在2008年,中国电视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断跃升的情况下,遭遇了液晶面板供应短缺的问题,当时在全球面板市场居于产能领头羊的分别是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企业,大陆电视企业组团前往台湾采
在全行业缺“芯”的大背景下,汽车制造厂迎来严峻的选择:接受半导体供应商涨价?还是持观望态度? 随只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制造商蚕食芯片市场,大众、福特和通用汽车等汽车制造商纷纷减产。智能手机是芯片行业的首选客户,因为这类芯片工艺更先进、利润率更高。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而言,眼下的汽车芯片短缺反映汽车工业和半导体产业的脱节——后者越来越倾向于背离前者芯片需求的意愿。 麦肯锡合伙人Ondrej Burkacky表示,汽车行业已经习惯了整个供应链都以汽车为中心的事实。可是人们一直忽视的一点是,半导体制造商实际上确实有更多选择。于是,汽车制造商不得不通过游说政府,通过补贴的方式增加芯片产能以应对供应不足的困境。今年1月,德国要求中国台湾劝
,撕裂汽车与半导体的魔爪 /
学习赢京东卡 从12V电池及供电网络优化的角度分析电动汽车E/E架构的趋势
有奖直播 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ST60毫米波非接触连接器,赋予你独特的产品设计,重拾市场话语权
MPS电机研究院 让电机更听话的秘密! 第一站:电机应用知识大考!跟帖赢好礼~
在过去的2023年和马上就要来临的2024年,中国芯片厂商既遭受过无理制裁,也经历过下行周期。现在中国正在引领着芯片的扩张趋势,迎来行业新一轮 ...
英飞凌和日月光今日联合宣布,双方已签署一项最终协议。根据此协议,英飞凌将把位于菲律宾Cavite和韩国Cheonan的两家后端制造基地出售给日 ...
2 月 23 日消息,据韩媒报道,三星电子于上季度清空了所持的剩余 ASML 股份。韩国半导体巨头对光刻机领军企业十余年的投资取得了丰厚 ...
与JASM达成协议保障ADI的长期芯片供应,并专注于40nm及更先进的制程节点中国北京,2024年2月23日Analog Devices, Inc 宣布已与全球 ...
TI有奖直播借助Sitara AM263x MCU 创造电气化的未来
DEYISUPPORT:【全新FAQ来袭】今夏且听风吟,你不能错过的精华!
选修有礼:Keysisht“测试测量”系列12节新课程,炎夏预约开启~
站点相关:市场动态半导体生产材料技术封装测试工艺设备光伏产业平板显示EDA与IP电子制造视频教程